賴清德組建40萬「民力」遭扭曲為「民兵」 劉世芳澄清:是民力而非民兵

政策

總統賴清德26日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目標將組建人數達40萬人的「可恃民力」,卻遭特定人士扭曲為40萬「民兵」,甚至稱他們會趁亂搶劫歛財。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執行秘書、內政部長劉世芳今(30)日澄清「沒有所謂40萬民兵」,並指民力主要維持社會跟政府正常運作,僅在必要時才依據《民防法》規定,對軍事任務進行支援。

特定人士扭曲民力為民兵,謠稱會趁亂搶劫歛財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日前拍板組建人數達40萬人的「可恃民力」,在用詞上,與配備武裝的「民兵」,大有不同。然而,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卻扭曲稱,賴清德要訓練40萬「民兵」,難道是暗示正在針對兩岸開戰做準備?

跟趙少康交好的前立委沈富雄也稱,這40萬「民兵」是不跨海過去的,是完全守勢的。他並表示,「當對岸成功登岸,這40萬民兵才有用」。

國民黨前立委邱毅更言之鑿鑿,稱賴清德要用40萬「民兵」來對抗中國,功能是對付島內統派人士,壓制支持統一的聲音,甚至是趁亂搶劫歛財用的。

劉世芳澄清:沒有所謂40萬民兵

對於特定人士扭曲民力為民兵,進而擴大造謠抹黑,身兼「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執行秘書的內政部長劉世芳今澄清「沒有所謂40萬民兵」。她指出,所謂的「可恃民力」,最主要功能是維持社會跟政府正常運作,必要時才是支援軍事任務。

劉世芳說,這些事項都已經規定在《民防法》條文中。依據《民防法》第一條:「為有效運用『民力』,發揮民間自衛自救功能,共同防護人民生命、身體、財產安全,以達平時防災救護,戰時有效支援軍事任務,特制定本法」。

劉世芳續指,警消本來就是在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如果碰到大規模災變,例如颱風或者複雜性災變時,第一個要務就是維持政府、社會正常運作,警消、義警義消、民防、民間團體都會投入,台灣經歷過這麼多震災、風災,非常了解災害應變機制。

還原「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開會時的說法,民力主要是配合防災協作中心進行防災,至多在必要時協同地方警力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外圍警戒任務,不負責阻殲或固守。(圖片來源/總統府提供)

可恃民力至多支援外圍警戒任務,知情人士批「民兵說」居心叵測

回到「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當時開會的說法,是由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以《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為題進行報告,提出希望盤整「可恃民力」,這裡面包括民間救災團體、現役及退役的替代役、義警、社區巡守隊、非政府組織及慈善團體,目前內政部也正在規劃培訓防災士,目標大約建構40萬人規模的「可恃民力」。

知情人士指出,當時徐斯儉說得很明白,「可恃民力」是要配合「防災協作中心」,在災害發生時,協助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也協助維持政府運作,必要時才支援軍事行動。至於在必要時會支援何種軍事行動?當時徐斯儉便明確表示,像是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防護能量,在最外圍與地方警力進行警戒的任務;至於阻殲與固守,則是交由國軍及特種防護團進行。

知情人士說,政府都是依法行政,中華民國只有《民防法》,沒有《民兵法》,所以不會有配備武裝的「民兵」,更不可能組建民兵來對付統派人士,也不可能趁亂搶劫歛財,這些惡意說法實在居心叵測。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