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全球布局是力量延伸 如何確保「根留台灣」?郭智輝「很簡單」舉3大優勢

產業發展

台積電全球擴張再掀關注,外界傳出台灣廠區可能縮減,高雄與嘉義部分產能或將轉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引發市場討論。對此,經濟部與產發署強調,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不影響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地位,政府也將持續提供水電、租稅等資源,確保高科技產業「根留台灣」。

雖然台積電設廠赴美設廠與研發中心,但經濟部認為台灣依然擁有無可取代的研發優勢。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科技文化、人才經驗與生產線研究環境,都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競爭力。即便部分研發移往美國,核心技術與人才仍將深耕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和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3日在白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包含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研發中心,該專案將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赴美投資以砍台灣廠解套?經部:台灣產業聚落依舊最有效率

產發署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一直是國內高科技產業與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台積電在全球投資的同時,在台投資高階製造計畫仍會持續推進,包含2奈米、1.4奈米及以下製程的技術突破與產能提升。

台積電除了台灣全球研發中心已於2023年啟用,也在中科與南科持續擴建晶圓廠,並加強與本地供應鏈合作,在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同時,確保台灣仍為全球半導體創新核心。

然而,根據《財訊快報》報導,業界傳出台積電可能縮減台灣部分廠區的建設計劃,影響範圍可能涉及高雄與嘉義廠區,部分產能可能轉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報導指出,台積電原計劃在高雄設立 3 座廠區,未來可能縮減為 2 座,並將 1 座晶圓廠轉移至亞利桑那;嘉義原規劃 4 座廠區,則可能有 2 座改至亞利桑那,主要用於先進封裝。

對此,經濟部官員表示,不便對單一企業的營運決策多作評論,但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仍具最佳效率,且全球半導體分工細緻,即使部分研發設施設立於美國,台灣的產業優勢依然穩固,市場可保持信心。

靠台灣人才、文化與環境等軟實力,郭智輝:根留台灣很簡單

產發署強調,對於有助產業競爭力提升的發展策略,政府一向支持,無論台灣的先進產業如何進行全球布局,根留台灣、繼續壯大台灣,是國家政府與產業界的共同立場,「這個立場絕不動搖」。

外界也寄望於投審會的審查,不過與辦得體相關之N+1、N-1技術輸出限制僅針對中國大陸,產發署官員表示,除了投審會就綜合國家整體戰略考量進行審查,經濟部在協助擴廠、水電建置,以及租稅誘因上仍給予相當協助,例如產創條例10-2條,若有申請都會給予最大支持。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出席商總春宴時受訪則認為,先進製程如何「根留台灣」其實很簡單,第一,台灣的科技文化相當重要,文化要移動需要時間,此次將一部分研發移到美國去,大部分的研發成果還是會留在台灣;第二,深厚研發經驗,人才要續機制可研發的程度,需要很長的工作經驗;第三為研究環境,美國大部分都在研究室,台灣則是留在生產線。意即直接在生產線上測試與改良技術,加速產品迭代與量產,他認為這是最大差異。

郭智輝也對於台積電赴美投資一事感到「樂觀」,並表示台積電為國際公司,看市場做決定,經濟部會支持他,讓其往後設廠不會如一廠般艱辛。

經濟部強調,台積電海外投資是基於長期競爭力考量,並回應全球客戶需求,有助於強化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對台灣來說,只要合乎國家戰略布局,都是力量的延伸。政府亦將持續透過公私協作模式、投審機制與政策規劃,與企業共同維護高科技產業的長遠利益,確保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