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什麼?」《嫌疑犯X的獻身》由數學公式策畫的一場完美詭計

影像觀點

(讀者投書-作者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林玫玲。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Netflix印度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推理小說,由卡琳娜‧卡普爾(Kareena Kapoor)、傑德普‧阿赫拉瓦迪(Jaideep Ahlawat)、維傑‧維瑪(Vijay Varma)領銜主演。這部小說,已被日、韓、中等國翻拍成電影。印版在忠於原著的故事架構之下,除了融合印度文化、社會議題及寶萊塢的歌舞元素,更對「獻身」理念做了更高層次的詮釋。

從唯一嫌犯迪蘇薩到嫌疑犯X

藍綠的冷色調、神秘輕快的背景音樂、以及一步步釋放線索的作法,為此劇奠定懸疑之氛圍。

一開始的納倫‧維亞斯(Naren Vyas)給人怪異陰鬱的感覺,只有在從窗戶往下窺伺瑪雅‧迪蘇薩(Maya Dsouza)及其女兒塔拉(Tara)的互動時,才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當他不斷對鏡練習微笑、向迪蘇薩打招呼和提出邀約,可以一窺對她的愛慕之情。每天清晨,他都會到迪蘇薩工作的餐館買份蛋炒飯。他正是東野圭吾筆下的石神哲哉,一個平凡的中年單身男子,但也是一名天才數學老師。迪蘇薩的原型就是花岡靖子。納倫雖然孤單,但從人們跟他打招呼的情景,可知他受人尊敬。明明已經準備好面對迪蘇薩,但只要站在她面前,就會手足無措。

一樁謀殺案,讓納倫跟迪蘇薩有了交集。迪蘇薩的丈夫阿吉‧馬德雷(Ajit Mhatre)找上妻子,跟她要錢,想把女兒賣到夜店。爭執中,迪蘇薩和塔拉用加熱器的電線合力勒死阿吉。阿吉是專門洗錢的警察,為了追查黑錢的下落,孟買警察卡蘭‧阿南(Karan Anand)奉命尋找他。從夜店老闆娘口中,得知他在卡林邦。14年前,迪蘇薩之所以逃離阿吉,是因為丈夫把她賣給天堂夜店,並對她家暴。多年來,阿吉極力尋找迪蘇薩,只因為她偷走錢。

正當迪蘇薩想著如何搬運屍體時,納倫來敲門。納倫從數學公式「A等於B等於C」,得出「那個陌生人,等於恐懼,等於那隻蟑螂。」由於迪蘇薩說殺了蟑螂,所以就等於說殺了那個陌生人。納倫反對她自首,因為會把塔拉牽連進來。他由數學公式「屍體等於迪蘇薩女士」,導出「沒有屍體,就抓不到迪蘇薩女士」的解答。現在,他要做的是改造證據,讓證據對迪蘇薩有利,而迪蘇薩要做的只是誠實而已。

卡蘭的原型,就是天才物理學家湯川學、刑警草薙和酒客工藤邦明。編劇巧妙地將三人的特質融合在卡蘭這個角色,但又有意識地讓卡蘭不具有像湯川那樣洞察真相的偵探能力、工藤對花岡那種毫無邪念的愛情。當卡蘭瞥見迪蘇薩換衣後,腦海總是浮現跟她深情對望的景象。卡蘭跟迪蘇薩曖昧的眼神交流,讓印版《嫌疑犯X的獻身》蒙上了情慾色彩。

卡蘭雖然謹慎機敏、鍥而不捨,認為迪蘇薩就是唯一嫌犯,但在無法推翻她的不在場證明之下,只好將這起命案的嫌犯視為嫌疑犯X。

為「理念」獻身的納倫

當納倫看到卡蘭,又瞥見鏡中的自己,不禁摸了摸頭髮,悵然若失:「你保養得很好。我們同年,但你看起來年紀少我一半,頭髮也茂密。」他也上網搜尋醫髮診所。看到阿吉的屍體,脫口而出:「我可能不如你帥,但是我還活著。」明知配不上迪蘇薩,卻也因她跟卡蘭的曖昧互動而心存芥蒂。這個致力鑽研數學的天才,竟然因外表而產生焦慮。

為了迪蘇薩,納倫殺了一個遊民,讓他的屍體取代阿吉的屍體。就在迪蘇薩即將脫離嫌疑,卡蘭得知納倫是她唯一且熱烈的追求者。這時,納倫選擇自首。他自述跟迪蘇薩有秘密關係、他是她的保鑣、迪蘇薩是幕後指使者。納倫跟迪蘇薩的偵訊畫面交互切換,造成懸念重重的氛圍。最後,警方認為納倫有妄想症。納倫鉅細靡遺地描繪犯案過程,警方也在他家中發現凶器,故被確認是凶手。

不過,這一切都讓迪蘇薩困惑。偵訊時說的話,是納倫事先指使她的。當迪蘇薩對收押房裡的納倫問道:「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樣不對。」納倫回答:「我當然能這麼做。妳救過我的命。」過去10年,他一直想解開一道數學題。但是當他解開,卻發現有人在46個小時前解開了。當時他覺得生無可戀,試圖上吊自殺。這時,迪蘇薩因為想問水管工的電話而敲了他的門。迪蘇薩的美麗容顏,讓他重新擁抱心愛的數學。

當迪蘇薩說之後要每天來看他時,納倫只是請她不要來,因為他還有一道數學題需要至少15年才解得開,他想跟他的數學獨處。就在兩人互相道謝後,納倫大喊:「這個女人是凶手!別放她走!」即使身陷囹圄,納倫的每句話、每個行為,都是為她著想。他不要迪蘇薩有任何愧疚,他要她全心擁抱幸福。從迪蘇薩殺害阿吉的那一刻,他就想保護她。她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深愛的女人。一旦事跡敗露,他就要獻出生命。

影片結束於納倫在牆上寫著:「我殺了阿吉‧馬德雷,我是瑪雅‧迪蘇薩的保鑣,我有責任保護她。10號阿吉=X=納倫?」站在寫滿數學公式的收押房裡,納倫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的形象,睿智、從容且崇高。

他為有恩必報、深情無悔、熱愛數學等理念奮戰,只要能守護理念,就算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真相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卻看不到

納倫向世人揭露一個事實,那就是任何問題,要嘛自己找到答案,要嘛就是接受別人給的答案,這就是P=NP。原著裡的石神更提出P≠ NP的問題,即自己想出答案簡單,還是驗證別人口中的答案是否正確更簡單?

為了讓迪蘇薩全身而退,納倫設計一套完美且合乎邏輯的供詞。他把自己塑造成跟蹤狂,讓警方相信他因迷戀迪蘇薩而殺了阿吉。在得知納倫對迪蘇薩的愛時,卡蘭恍然大悟,因為他一直把重心放在迪蘇薩身上而忽略納倫有可能是幫凶。當納倫自首,警方非但沒有尋找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反而只是驗證他提示的答案。這場跟警方的智力角逐,納倫贏了,論證他所言:「我給你一個答案,你就接受了。你如果稍加思考,就會知道真相就在你面前。」納倫以縝密的詭計,嘲諷世人的愚昧和無知。

相較於原著,筆者認為印版將P=NP的數學公式發揮得更淋漓盡致,體現納倫對迪蘇薩呵護備至的愛。原著的花岡因為湯川而得知真相,故無法接受工藤的求婚,更難以獲得心寧的平靜。而石神,在得知花岡知道一切事情後,絕望地慟哭。真相大白,讓他為花岡做的一切,瞬間變得毫無意義。而納倫,則是徹底讓迪蘇薩陷入無知裡,致使他的「獻身」得到完整的意義。無知,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讓人獲得幸福的方式。

儘管迪蘇薩從他人口中得知納倫對她的仰慕,但從未想過為何警方追問的日期是10號而非9號的不在場證明?因為她跟塔拉是在9號殺死阿吉。納倫曾對她保證阿吉的屍體永遠不會被找到,一心信賴納倫的迪蘇薩曾質疑屍體的問題,但很快就不再追問。又,納倫的自白與行為,倘若迪蘇薩願意思考,就會發現納倫對她不只是感激,還有愛情。

愛麗絲維拉飯店老闆普尼‧查林(Pranay Chamling),最後一次見到阿吉是入住那天。阿吉預付三天的費用,門把都掛著「請勿打擾」的牌子,但警方卻未懷疑這三天入住的是否都是阿吉?因此,在阿吉謀殺案中,警方最大的失誤就是不曾推敲屍體的身分,從而發現另一樁謀殺案。至於阿吉的屍體究竟藏匿在何處,始終沒有解答。這正是推理小說跟電影不一樣的地方。推理小說要求謎題必須一一解開,電影卻允許適當的留白。留白藝術不只讓人意猶未盡,而且留下難以抹滅的懸念。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