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創新》「創世神」杜奕瑾:不要再讓傳統產業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服務業創新

「杜奕瑾回來了!」這大概是今年科技界和學界中最火熱的話題,不令人意外,今(15)日他受邀回到母校台大出席「服務業創新」座談會擔任專題主講人,消息一出同樣未演先轟動,許多教授、學生都慕名前來一睹過去不喜歡曝光的「創世神」風采,他又會為莘莘學子帶來什麼寶貴的建議?

PTT之父、創世神?杜奕瑾是何許人?

或許還是有人會問,杜奕瑾是誰?他在1995年大二那年創辦目前全台最大論壇PTT,隔年參與創立蕃薯藤,接著他便前往美國,先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從事研究,2006年加入微軟的搜尋引擎開發,以及人工智慧研究團隊,之後更當上微軟人工智慧首席亞太區研發總監。

2017年,他離開微軟,回到台灣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期望為台灣發展人工智慧注入活水。

「台灣很多人有軟體思維,但他們悶太久了」、「我這段時間面試了許多在台積電上班的學弟妹,只能說這實在太糟蹋人才了,因為工作上一直不需要用到他們的腦,」回台已經9個月的杜奕瑾如此觀察道。事實上,不管是在談人工智慧,還是產業創新、服務業創新,都不脫「軟體思維」這4個字。

軟體思維是產業轉型關鍵

但,到底什麼是軟體思維?「你只要想想迪士尼和萬達城(中國首富王健林創辦之遊樂園)的關係,萬達很不服氣說你有公主、那我也有公主,你有城堡、我也有城堡,門票我還比你便宜,但一年後上海迪士尼營收一直在成長,萬達城不行了,」杜奕瑾打趣地說。

雖然是玩笑話,但也反映出一個著重的是內容服務,另一個只是仿造硬體設施。如果還是不懂其中差異,「聽到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句話,」杜奕瑾問,「你覺得什麼是商機?」

他說,台灣廠商多數會回答「眼睛」,因此做了很多攝像頭,不管小的、大的、3D的各式各樣,結果到最後沒有人要用。但現在世界各地大家在做的是「靈魂」,因為當你看到一樣東西時,並不是眼睛看到,而是大腦在腦中生成圖像。

過去硬體產業太過成功反而成為包袱

杜奕瑾舉例,GoPro 會如此成功的原因並不在於硬體攝影機,而是他們的核心非常專注在「如何拍出好的運動影像」這件事情上,有了靈魂之後,他們才去思考接下來硬體要怎麼配合。

換句話說,服務業和製造業的思維完全不同。台灣雖然常常自詡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但杜奕瑾認為,台灣其實還是處在高科技產業中的製造業,因為企業的專長在於製造、降低成本、依循規格化。

過去硬體業發展太過成功,成功反倒變成失敗之母。「很多產業的知識、經驗在產業革命的時候,那都是包袱。同理台灣的『硬體』是優勢,但我們的『硬體思維』是包袱,」杜奕瑾坦言。

台灣多數軟體人才都被悶壞了

他說,如同前一波網路崛起的時代,唱片公司想說我把音樂放在網路上、電影公司也說把電影放在網路上,只要好好研究怎麼收費、以及保護智財權不讓別人拷貝,但轉頭看看現在的網路巨擘Facebook、Google全部都是免費的,「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重點是你背後的價值。」

不過,難道台灣真得就沒有軟體能力嗎?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杜奕瑾並不同意。他表示,在第一波網路創業期,其實台灣相當領先,就以他在蕃薯藤團隊任職時,推出Instant Messenger(即時通訊軟體),問了許多台灣企業大老,他們都覺得沒有價值,但後來騰訊主動找上他們來合作。

杜奕瑾認為,當初台灣的軟體產業、人才其實很有機會,然而因為硬體產業發展太過成功、獲利也很高,導致政府將所有資源全部投注到硬體產業上,最後就是造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結果。

重新定義AI,台灣還有機會

如今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在這個全新領域中,很多產業的作業流程都需要重新定義。杜奕瑾表是,現在全球90%以上的資料,其實是過去2年才蒐集到的,換句話說,台灣先前沒有抓到的,現在開始都還來得及,如何有創意地蒐集、使用可用的資料,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事。

但同時,他也很擔心,台灣產業繼續落入硬體思維,因為他聽聞許多業者決定AI化的關鍵,仍是想要增加效率、壓低成本,「這並不是發展AI的重點,如我常說現在是後工業時代,大家在意的不是有沒有產品,而是這個產品沒有好品質。」

眾所周知,軟體的世界就是贏者全拿,一分一秒都不能再浪費。杜奕瑾鼓勵年輕學生,「相信你的直覺,不要相信產業大老,學校的直覺往往比業界還要先進,因為業界有包袱。」同時他向政府呼籲,「不要再讓傳統產業來告訴未來的年輕學子該怎麼做!」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