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須要有真正前瞻的人才戰略

勞工政策

AlphaGo打敗全人類最強的棋士,將AI議題炒得火熱,人類的智慧似乎在怎麼努力都無法追上那不帶情緒的機器計算,但幫助AlphGo打敗最強棋士的那個「人」,就是台灣的資工博士黃士傑,沒有「人」,就不會創造出AlphaGo!

有別過去仰賴天然資源發展國力,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才是創造國富的稀有資產,人類社會中的創造力、生產力及消費力等文明活動,都是憑藉著人類的思維及行動所產生,人才就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資產。

外來人才就業,各國怎麼做?

過去,各國基於保護主義的思維,認為外來人口的移入會造成諸多社會問題或分占本國的社會資源,甚者排擠本國人的工作機會;然進入了創新的大發展年代,各國皆將人才當作重要資產、資源,而延攬人才亦成為全球各國競逐的焦點;特別是遷徙移動自由的當下,優秀的人才更會積極尋找更好的生活品質及發展機會環境作為棲息地。事實上,不只歐美國家求才若渴,新加坡、香港、韓國等亞洲國家亦加入戰局,就連一向對移民保守的日本也開始放寬人才移民政策,以維持並提升經貿及科技發展實力。

我們台灣常常稱羨美國矽谷多好多厲害,事實上,矽谷之能強大就是因為能夠持續吸引全球優秀頂尖人才匯聚;稍稍盤點一下幾個國家的吸引外國人才做法:德國發放藍卡放寬技術移民政策,新加坡用低稅賦及「全家移民」策略,吸引外國人移入成為永久居民,並允許部分外籍專業人才成為新加坡公民,日本針對有投資能力及尖端技術人員,放寬永住簽證申請條件,韓最近亦解禁雙重國籍放寬居留條件,並提高對高教研發的投資,積極的攬才。

台灣人才外流危機,能怎麼做?

台灣呢?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2021年國際人才報告,台灣人才外流情況高居世界第一,預估2021年將成為全球人才缺口最大的國家,尤其專業人才的外移佔外移人口的六成之多,是全球唯一比例超過五成的已開發國家,這無疑敲響了台灣的警鐘。

我們都知道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根基,人才流失亦代表著國家的發展受到威脅,據主計處的統計,台灣自2005年到2015年間,海外的就業人口由三十四萬人攀升到七十二萬人,十年間翻升一倍,尤其中國不斷祭出重金挖腳我國的民航機師、醫師、學術研究與技術、行銷等專業人才,迄今已達四十二萬人次的高階專業技術人才赴中國工作,尚不包括在中國投資經營企業的台商,使我國面臨嚴重的人才赤字,造成國家安全重大的危機。

先天上台灣天然資源缺乏,唯一擁有的就是人才資源,我們曾憑藉著人才資本站上國際一席之地,而現在我們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及人才流失的挑戰,要如何解決這動搖國本的問題,唯一的解方就是別自我設限,大膽的創造機會,向國際攬才!

當然,有人會認為,開放外來人才將排擠本國年輕人就業機會,造成更高的失業率及低薪問題,但其實這是邏輯上的謬誤。台灣低薪問題的成因是產業轉型不順,投資機會不足,創新不夠,使產業處於被動的代工角色,或侷限於低附加價值的生產活動。全球化的過程中,高素質的人才更容易在無國界的限制下進行位移,主要是在追求自身最大的價值及利益,相對地,亦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外部效益,除可促成產業升級帶動就業機會,亦能提高稅賦維持國家消費動能,支持經濟發展。台灣需要的是更多國際人才與我們相互激盪,來翻轉及破壞既存的結構性問題,創造新的產業發展模式遊戲規則。

人才是台灣前瞻的根本

人才絕對會是台灣未來機會的創造者,而這些人才並不一定是要出生在台灣,或是在台灣受教育,只要他們認同及愛護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貢獻他們的心力及情感,我們都應該伸出雙手擁抱歡迎;舉例來說,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前者來自香港,後者來自馬來西亞,兩人在台創造的就業人數達六千多人,也驗證了優秀人才來台,不只不會搶奪台灣人的工作機會,反而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同時,我國現正推動的新南向政策,最重要的意涵-「以人為本」,就是希望形塑出我們抱持的是一個尊重開放的心態,與東南亞優秀的年輕人互相交流,進而吸引他們來台創業落地生根,與我們在同一塊土地上朝著共同的夢想努力,因此,台灣必須要有真正前瞻的人才戰略!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