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健康吃!潤餅、草仔粿卡路里不低 國健署:慢跑2小時 才能消耗「它」的熱量

清明

潤餅跟草仔粿都是清明節的應景美食,但要吃得健康可以怎麼挑和搭配呢?

國健署表示,草仔粿內餡分為甜和鹹,甜的1顆約340大卡,而鹹的1顆約280大卡,若真的想吃草仔粿,建議可選蘿蔔絲內餡,熱量少20%;由於它是糯米與蓬萊米製成,建議吃完1顆當餐要少1碗飯,也可搭配茶或湯來增加飽足感。

一般市售潤餅常包有榨菜絲、酸菜絲、高麗菜絲、紅蘿蔔絲、炸蛋酥、五花肉絲,再撒上花生粉或糖粉等,一捲下來約莫300-500大卡!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為例,要慢跑2小時才能消耗掉這些熱量,國健署建議民眾DIY潤餅,既美味又健康。

健康吃應景美食4大原則

全麥餅皮更營養:潤餅皮可選擇使用全麥餅皮取代白麵粉製作的餅皮,攝取更多膳食纖維。另外,國健署提醒,1.5張潤餅皮相當於1/4碗白飯的熱量,若當餐有吃潤餅時,記得飯量要減少,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健康豆製品優先,白肉取代紅肉:將炸蛋酥改成豆干絲、豆包;傳統五花肉絲改成涼拌雞胸肉絲,減少油脂的攝取。

選用當季在地新鮮蔬果:挑選富含纖維的蔬菜作為內餡,如高麗菜、苜蓿芽、豆芽菜、紅蘿蔔、香菇、韭菜等等,另外可搭配新鮮水果,如小番茄、蘋果、芭樂,不僅增添口感也增加飽足感。

原味花生粉,適量不過量:市售花生粉通常混合著糖粉,應盡量選擇無添加糖的花生粉為優先,此外,花生粉屬於堅果種子類,2湯匙便等同一天的建議量,應適量攝取不過量。

關於清明潤餅和草仔粿

其實吃這兩個食物是寒食節的習俗,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節日子相近,兩者隨時間文化逐漸合併再一起!

至於寒食節由來,故事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在即位前曾受過介之推的幫助而度過一劫,即位後想報答介之推,但被介之推婉拒並帶上母親隱居山林,後來晉文公聽信旁人建議,放火燒山希望把介之推逼出山來,不知竟燒死介之推母子,為了紀念介之推而下令每逢此日家家戶戶不可生火熱食,也就有了寒食節。

另外,草仔粿外皮是綠色的原因是,過去相信艾草、鼠麴草等藥草,具有治病殺菌除瘟疫的功效,加上3月多是艾草及鼠麴草的盛產期,所以傳統皆會用艾草及鼠麴草或青草來擠壓成汁,加入皮中染色。而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部分商家則是用綠色色素去染色。

甜鹹草仔粿大比拚!它熱量比較高

草仔粿的外皮是以糯米和蓬萊米混合製成,而內餡最常見的餡料有鹹味的蘿蔔絲,以及甜味的紅豆泥。

「鹹草仔粿」常加入菜脯、蘿蔔絲、絞肉及香菇等料,這些料通常會先經過油炒,讓餡料更香更好吃,可熱量也從這邊而來,一顆要282大卡,等於一碗飯的熱量;

「甜草仔粿」內餡通常都包紅豆、綠豆或芋頭泥,但這類餡料除非自製,不然常常添加大量砂糖,部分會在加油來防止餡料或皮過於沾黏,熱量一顆就要336大卡!

吃青團不怕胖3妙招

挑蘿蔔絲內餡,熱量少20%:以餡料來看,蘿蔔絲屬於蔬菜類,不只膳食纖維較多,熱量也較低;紅豆內餡雖屬於全穀雜糧類,但製作時通常會添加精製糖調味,所以一顆熱量比蘿蔔絲高約50大卡。

懂分享、代換:如果想吃多種口味,建議可切小塊與親友分享減少熱量負擔。另外,草仔粿是由糯米、蓬萊米製成,內餡也常搭配紅豆、綠豆,都是全穀雜糧類,一顆熱量約280-340大卡與一碗飯熱量(280大卡)相近,在吃完草仔粿後建議減少當餐或下一餐的飯量,讓整天的飲食更均衡分配。

配茶、湯增加飽足感:草仔粿體積不大,有時候會不小心1個、2個很快的吃下肚,建議在食用的時候當點心可搭配無糖茶,正餐時可搭配青菜湯,能讓外皮吸水增加飽足感。

南北潤餅作法不同,但都在300-500大卡

國健署指出,潤餅南北作法不同,但無論是哪裡的潤餅,一份熱量約為300至500大卡,比一碗白飯約280大卡還高。

一般來說,北部潤餅內餡多以燙熟或水煮的蔬菜,加入炸紅糟肉、豆干及蛋酥等配料,最後再撒上花生糖粉;且會加入大量蔬菜,且因花生粉較少另外加糖粉,所以整體熱量也相對較低。

而南部口味偏鹹甜,潤餅內餡則多為乾炒蔬菜,再搭上香腸、滷肉、油麵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配料,搭配的花生糖粉會混入較高比例的砂糖,也寫還會加入油麵添加飽足感,一個熱量就容易高達500大卡。

國健署也提醒,若將潤餅當作正餐,食用時記得把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減量,並適時補充水果及乳品類,才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營養,此外也要留意潤餅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細菌孳生導致食物腐敗,確保食用安全。

DIY潤餅-清爽少負擔

農糧署在臉書發文分享「米潤餅」做法,用米製成的潤餅皮無麩質、口感厚實,加上喜歡的配料,還能加上自己喜歡的配料,步驟簡單又吃得安心,吃過肯定會愛上。

製作材料與步驟:米穀粉160克、太白粉40克、鹽1/3小匙、水200克。首先,將全部材料拌勻成粉漿備用;再來把粉漿倒入平底鍋靜置,開小火慢慢烘乾定型;最後,關火將餅皮翻面,以鍋內餘溫烘乾餅皮即可(加鍋蓋餅皮比較不會乾太快而裂開)。

另外,餡料有2種版本可參考。一般版:高麗菜絲、豆芽菜、紅蘿蔔絲、蛋絲、豆皮絲、肉絲、花生粉、糖粉。蔬食版:蘋果切片、香蕉切片、豌豆苗、苜蓿芽、花生粉、糖粉。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