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志工徐光蓉 獲NGO環境會議頒發終身成就獎

人物

3月中,台大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獲NGO環境會議頒發終身成就獎。她長期致力於環境保護與政策研究,對國內外環保、空氣污染、核電、電價、節能、氣候變遷等議題的現況及趨勢都有相當程度涉獵,並積極參與國內外環保團體會議,例如非核亞洲論壇(NNAF)、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COP)...等。這個獎對一輩子關注環保環境議題的她而言,是肯定,也是責任。

揭露斷層直接貫穿核三廠,核一、核二也距斷層7公里、5公里

自1995年起,徐光蓉開始撰文並實地參與反對台南七股濱南工業區開發案。

1997年為「拜耳TDI設廠」電視公聽會反方代表。之後還撰寫製作環保聯盟「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虛幻的石化王國」。

在擔任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時,徐光蓉要求逐一簡易檢驗台塑興建六輕之環境影響評估承諾,以及對地方的承諾,建議進入二階環評不久,台塑聯鋼廠就移至越南發展。

2012年底,馬政府試圖以「鳥籠公投」法進行核四公投,同時參與歐盟「核電廠壓力測試」,當時徐光蓉是被民間團體推薦參與的成員之一。歐盟專家於2013年9月來台看核電現場,並進行多次座談,徐光蓉揭露原能會準備的「國家報告」,遺漏了三座運轉中核電廠與斷層之距離,分別為核一廠7公里、核二廠5公里、核三廠0公里,斷層直接貫穿核三廠,她覺得台灣核電廠距離斷層這麼近,卻沒發生意外,這是天佑台灣,但禁不起任何「萬一」的閃失。這也讓歐盟專家大吃一驚,認為台灣核電廠耐震不敷現有國際核電安全水準。

台灣萬一發生核災,依法賠償上限只有42億元…

而且更令徐光蓉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根據「核子損害賠償法」第24條規定,一旦發生核子事故,法律明訂的賠償上限是新台幣42億元,若保守估計損害範圍內有400萬人口,等於每人只能得到1000元賠償,若有房貸的人不但房子不能住,還必須繼續還貸款。

2018年起,徐光蓉率同媽媽氣候行動聯盟,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大水工試驗所、台電公司等合作,在台北、高雄、花蓮等地辦理多屆的「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推廣再生能源及環境教育理念。

俄烏戰後歐盟節能15%,2050淨零碳排「喊喊而已」

在對中小學老師或學生演講時,徐光蓉會在現場問大家幾個小問題,測試大家能源常識的多寡,才發現原來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是能源進口國、個人用電排全世界前十名、核電占比……,她認為不知道這些資訊,當然做不好「節約能源」。她說,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出面呼籲歐盟各國節約能源15%,結果他們真的做到了,而且只是暖氣溫度不開那麼高、街燈間隔亮不盞盞開、櫥窗半夜12點以後不開、房子盡量做到「零號建築物」(注重採光、門窗不漏風、屋頂裝太陽能、外牆絕緣……)要求,並不會造成大家生活有重大改變。

徐光蓉是一位環保終身志工,她不僅身體力行節能減碳,也常對政府的能源政策發表看法。她認為2050淨零碳排政策只是「喊喊而已」,因為台灣一直在蓋天然氣電廠。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