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設立辦公室管理《晶片法》投資項目    商務部長暗示:打破承諾!扣留補貼款

國際財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25年3月31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宣布在商務部下設立全新辦公室「美國投資加速器」(United States Investment Accelerator),負責管理和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下簡稱《晶片法》的投資項目。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暗示,可能會扣留先前承諾的《晶片法》補貼款,以此作為槓桿,促使獲得聯邦半導體補助的企業大幅擴展其在美投資計畫,並以台積電(TSMC)作為樣板。

「美國投資加速器」的設立與目標

根據白宮發布的聲明,「美國投資加速器」將負責監督並實施2022年由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簽署生效的《晶片法》。

該法案為半導體晶片製造和生產提供了527億美元的補貼資金,旨在提升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新設立的辦公室將透過簡化監管程序、加速許可審批、協調聯邦與州政府資源,以及提升企業對國家資源的獲取能力,鼓勵企業在美國進行超過10億美元的大規模投資。

白宮強調,該辦公室將致力於「談判出比前任政府更優越的《晶片法》交易」,以確保美國從中獲得最大利益。川普政府此舉被視為對拜登時代政策的重大調整。他長期以來對《晶片法》持批評態度,他曾在今年3月初公開表示,國會應廢除該法案,並將相關資金用於償還國家債務。

川普認為,與其透過補貼吸引企業投資美國,利用關稅威脅更能有效推動企業行動。然而,設立「美國投資加速器」顯示,川普政府並未完全放棄《晶片法》的框架,而是試圖通過重新分配資源和優化政策執行來實現其經濟目標。

盧特尼克的策略:以台積電為樣版,扣補貼促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根據彭博社援引八位知情人士的報導,盧特尼克計劃以台積電為範例,要求獲得《晶片法》補貼的企業進一步擴大在美投資規模。

台積電近期宣布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將其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數量從三座擴展至六座,並增加封裝與研發領域的投入,這使其總投資額從原先承諾的650億美元大幅提升。盧特尼克的目標是在不增加聯邦補貼總額的情況下,促使企業額外投入數百億美元於半導體產業。

知情人士透露,盧特尼克可能採取扣留先前承諾補貼款的策略,以此作為談判籌碼。有消息稱,他的團隊已放緩部分半導體補貼的最終發放,並重新審查拜登政府時期敲定的補助協議。

這些協議涉及台積電、英特爾(Intel)、美光(Micr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主要企業。盧特尼克此前曾表示,他將全面檢討《晶片法》的補貼計畫,以確保美國能夠獲得「討價還價的最大好處」。

此外,盧特尼克還表達了擴大《晶片法》中25%租稅減免措施的意願。對許多企業而言,稅收減免的價值遠高於直接資金補助。然而,任何重大修改均需國會批准,目前尚未見具體方案。跨黨派議員已提出法案,建議將減稅範圍擴展至半導體研發領域,並將適用期限延長至2036年底,這與盧特尼克的目標不謀而合。

企業與市場的反應

台積電副總經理彼得·克里夫蘭(Peter Cleveland)在最近一場活動中表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有賴於與現任及未來政府的持續合作,並建議透過延長租稅減免來實現這一目標。

台積電強調,其最新投資決策主要基於美國市場需求,而非單純受到政策壓力影響。然而,川普與盧特尼克均認為,對進口晶片施加關稅威脅是促使台積電擴大投資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南韓媒體《朝鮮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轄下的CHIPS專案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 CPO)已裁減80%員工,從原有的150人減少至30人。此舉由負責「政府效率部門」(DOGE)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監督,引發外界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補貼計畫可能受阻的擔憂。

拜登政府時期批准的47.45億美元三星補貼案和4.58億美元SK海力士補貼案至今尚未撥款,若川普政府調整政策,這些計畫的資金規模可能進一步縮水。

川普的關稅策略與政策展望

川普在3月7日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台積電追加投資時曾對記者表示,《晶片法》造成了「巨大的資金浪費」,並強調他「連一毛錢都沒花」就成功吸引外資企業來美。

他將此歸功於關稅政策及企業對其親商立場的信心。設立「美國投資加速器」進一步表明,川普政府試圖在保留《晶片法》基本框架的同時,融入其關稅優先的經濟哲學。

然而,這一策略也引發市場不確定性。例如,碳化矽材料領導廠商Wolfspeed, Inc.近期股價暴跌,除債務協商問題外,亦與《晶片法》補貼前景不明有關。分析人士指出,若盧特尼克扣留補貼或大幅調整政策,可能影響企業信心,甚至拖慢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復甦進程。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設立「美國投資加速器」,標誌著其政府對《晶片法》的重新定位。盧特尼克以台積電為模板,試圖透過扣留補貼和擴大稅收優惠,推動企業加碼投資美國。

此舉既延續了川普一貫的關稅與減稅政策,也試圖在不增加財政負擔的情況下實現半導體產業的擴張。然而,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國會審批的挑戰,可能為這一雄心勃勃的計畫帶來變數。隨著盧特尼克的談判逐步展開,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走向備受矚目。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