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併讓金控版圖大洗牌 金融業再度吹起整併風潮 「公公併」還有戲嗎?

金融

台新金、新光金合併案獲得金管會核准,合併基準日將訂於7月24日,隨著新新併拍板敲定,台新新光金控將一舉成為國內金控第四大,使得金控版圖出現大洗牌,但各家也不甘於落後,陸續傳出不少整併消息,希望在同業競爭中尋求一席之地。

新新併合併基準日為7/24,證券投信先併、人壽銀行要等2026

台新金、新光金獲准合併,雙方董事長已共同議訂合併基準日為7月24日,屆時新光金股東將變成「台新新光金」股東;同一天新光金股票則下市,正式走入歷史。

至於雙方子公司合併時程表,由於投信、證券相對簡單,將率先進行合併,目標今年內完成合併;人壽則是配合IFRS17明年1月生效後的時程,2026年盡速完成合併,雖然存續公司是台新人壽,但未來將更名為新光人壽,保留品牌價值。

至於銀行部分則比原先預期的晚一點,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指出,銀行合併作業最為複雜,所有客戶服務都不能中斷,因此系統必須維持穩定,在銀行的IT系統串接過程中需要經過多次測試,目前則是以12個月為目標,確保IT系統串接能做到萬無一失。

金控版圖洗牌,蔡蔡辜吳新四強成形

攤開金管會最新統計的「金融控股公司合併報表財務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台15家金控合併報表資產總額當中,國泰金以13.79兆元居冠,其次是富邦金12.08兆元,中信金則以8.84兆元位居第三名,第四名為台灣金控7.06兆元;第五名為合庫金5.17兆元、第六名則是新光金5.14兆元。至於台新金則是3.29兆元。

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總資產規模將達到8.43兆元,有望一舉超車台灣金控,躍升為金控第4大,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與中信金,且與中信金的差距也不到5000億元。

國內金控版圖一直以來都由國泰金、富邦金「雙蔡」與中信金的「辜家」各佔據前三強,「雙蔡」是指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以及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與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兄弟,中信「辜家」則是辜家三兄弟的老大、現為中信金董事辜仲諒;如今隨著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後,以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為首的吳家,也擠進「新四強」的格局。

「金控2.0」時代來臨,永豐金、玉山金接連展開收購

「新新併」也點燃了國內金融業的併購引信,各家也不甘於落後、不願錯失任何壯大的機會,加上考量到自我有機成長速度太慢,自然也會評估是否透過併購來壯大規模,尤其先前中信金在併購新光金這局鎩羽而歸,檯面下也早已動作頻頻、併購傳聞消息不斷。

目前檯面上已有永豐金併購京城銀一案,正如火如荼展開,今年3月3日雙方股東臨時會已通過決議,將以股份轉換方式取得京城銀100%股權,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主打,雙方在分行據點有南北互補性,可讓國內分行發展據點更加均衡,屆時就看金管會是否點頭同意結親。

緊接著,玉山金也瞄準投信版圖,宣布以總價金約27.62億元買下保德信投信,重新布局投信子公司;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日前則指出,國內進入「金控2.0」時代,壯大旗下版圖成為金控業者的首要之事,而最快速的途徑就是靠併購,因此預料未來的併購案仍會持續發生,也代表著金控版圖、規模、獲利性進入更激烈的競爭。

甚至安泰銀大股東隆力集團有意出嫁多年,近日也傳出凱基金有意出手收購安泰銀,但最大關鍵仍卡在安泰銀另一大股東宏泰集團,傳出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對於併購架構、價格有意見,也讓整起併購傳聞埋下不確定性與變數。

金融整併風潮以民營企業為主,「公公併」還有機會嗎?

但不管怎麼說,凱基金目前資產規模未達4兆元,在國內金控當中僅排名第11名,加上凱基金又以壽險、證券為主要獲利引擎,銀行則處於後段班,經營團隊確實有意要擴大銀行規模,隨著永豐金、玉山金接連展開併購、壯大版圖,這也讓凱基金也不得不思考如何加速腳步。

一名金融業高層分析,不管是檯面上還是檯面下,隨著金融業吹起整併號角,各家紛紛也積極尋求擴大規模的機會,就怕在這場併購潮中落居下風,因此預料併購話題在短時間內應該還不會這麼快就結束。

只是「公公併」在這部分卻顯得相對保守,先前兆豐金董事長董瑞斌公開拋出「公公併」的思考方向,建議可先從銀行之外的金控子公司整併開始作起。

目前4家公股金控,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合庫金旗下皆設有投信子公司及資產管理AMC子公司,但根據財政部今年2月出示的書面報告中指出,4家公股金控對投信子公司通盤評估規模經濟、互補效益、企業文化融合、員工權益等面向,針對整併可行性及綜效並沒有共識。

其中,4家公股投信合計公募基金規模約3千2百億元,與前六大投信的基金規模門檻達6千億元以上仍有一段距離,因此認為整併沒有顯著的規模經濟效益,且公股金控投信子公司所發行基金類型也相近,並沒有明顯的互補效益;至於AMC子公司也因業務重疊性較高,整併也不具互補效益。

財政部報告也指出,公股金融事業整併須以「合意」為要件,對於整併後的經營策略、優勢互補、員工安置等具正面效益才可推動,且工會態度也是整併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此之前,包括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會、全國產業總工會、八大公股銀行工會皆曾對公公併倡議,表達反對立場。「公公併」似乎阻力仍不小。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