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連踩國巨、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三大地雷 金管會進駐三商美邦人壽金檢

金融市場

國內疫情爆發,5月19日本土確診人數突破9萬人,新北、台北、桃園單日確診數都突破萬例,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台灣本土累積確診人數也正式突破百萬人,創下新高紀錄。

隨著國內確診人數激增,防疫政策不斷滾動調整,金融市場端也爆發防疫保單之亂,隨著防疫保單理賠爭議不斷上演,除了保戶怒氣沖天,產險公司面臨虧損「土石流」,甚至金管會也連日遭到朝野立委砲轟。

不過除了防疫保單讓金管會頭殼抱著燒以外,恐怕董事長、副董事長都已經下台一鞠躬的三商美邦人壽闖下的財務大洞,接下來會更讓金管會頭痛。

5月12日台股大跌,三商美邦人壽(2867)股價再創上市以來新低的6.95元,股價遠遠低淨值15元,雖然19日股價回到7.2元,不過市場已經傳出三商美邦人壽將出售內湖大樓,其實這些都是4月14日以來,董事長陳翔玠、副董事長翁翠君的請辭後的連鎖反應。

金管會帶兩組人進駐三商人壽金檢一個月

前三商美邦主管跟《信傳媒》爆料指出,三商人壽除了第一季財報赫然出現33.2億元虧損以外,由於帳上還有大筆還沒認賠的元大50反1,金管會已經派了兩組人馬進駐到三商人壽金檢,「以前金管會如果來金檢頂多就是一組人、查兩個禮拜,但這次金管會派了兩組人,還要查一個月,相當不尋常。」

其實三商美邦人壽今年第一季才完成增資35億元,這是10年來最大的一筆增資,沒想到,剛增資完第一季卻又虧了33億元,去年全球疫情爆發,各國央行大灑錢,資本市場大好,壽險公司幾乎都是賺好賺滿,但三商美邦在大好行情中卻僅獲利10.9億元,今年第一季還出現虧損,是所有資產超過1兆的保險公司中唯一出現虧損者。

4月14日三商美邦董事長陳翔玠以及副董事長翁翠君雙雙請辭下台,市場上議論紛紛,有一說是這兩人下台是為投資「元大台灣50反1」和俄羅斯債券負責。不過也有另一說是金管會已經要求董事長、副董事長下台,陳翔玠、翁翠君自己先請辭比較不會太難看。到底為何三商美邦會走到這一步?

連連踩雷,外行領導內行

三商美邦人壽問題經媒體揭露,市場歸咎於原始股東口袋不夠深,然而《信傳媒》接獲三商前主管爆料指出,單一個元大台灣50反1虧30億元,對於總資產達一兆的三商人壽來說怎麼會是主要原因,但如果拉長時間看一下過去幾年三商都怎麼投資的,大概就知道事情不妙,「前董事長陳翔玠、前副董事長翁翠君可能到今天都還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前主管透露。

前主管解釋,三商人壽這幾年犯下押注國巨、元大台灣50反1、俄羅斯債三大錯誤,至於為什麼會連連踩雷?「最大的問題是外行領導內行,副董翁翠君信任投資長林大鈞,可能下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翁也不清楚。」

(更多信傳媒新聞:陳翔玠、翁翠君代表家族接手三商人壽 專業經理人紛紛求去導致如今局面

9百多元買國巨,認賠數十億出場

三商美邦投資長更替頻繁,2017年3月,先前是復華投信操盤人的洪永聰到了三商人壽擔任投資長,不過蜜月期沒多久,就爆發了國巨風爆。

 2018年年中,全市場狂炒被動元件缺貨題材,但7月前後,龍頭國巨開始利多不漲,國巨從1千多元開始下跌,三商美邦竟然在國巨跌到9百多元的時候進場接手,當時「前妻賣股」訊息在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內部對於要加碼國巨質疑聲四起,不過由於公司在高檔吃下太多國巨,最後國巨一路下跌,導致三商人壽虧損上億元,而這成為投資長洪永聰(2018年11月12日離職)去職的導火線。

如果說買到900多元的國巨很慘,那買到1千多元的國巨又該如何?三商美邦人壽其實是復華投信大股東(持有30.7%復華投信),當時復華投信就買在1千多元的國巨,由於復華投信董事長杜俊雄和三商美邦高層算是舊識,這筆投資,對三商人壽來說「很傷」,不但本身要認賠投資國巨的損失,當復華投信認賠時,等於母公司還要間接再認一筆。

把期貨部位全換成元大台灣50反1,慘遭軋空8千點   

三商人壽踩到的第二個地雷,就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重壓元大台灣50反1。

法人表示,這檔元大台灣50反1(反向ETF)的成分中超過一半是台積電,當台積電大漲、台股大漲,台灣50反1就會下跌,換句話說,如果大買元大台灣50反1,就是等於放空台積電和大盤,等於是跟護國神山台積電的股價對幹。

前高層透露,三商人壽放空台積電的價位在326元上下、也就是在台股8500點附近,事後回頭看,這一檔元大台灣50反1,三商人壽慘遭軋空8千點。

2020年2、3月之間,全球新冠疫情爆發,這對三商美邦人壽來說,就像是一場壓力測試,似乎所有問題都是從那時候開始一一爆發出來。

前高層透露,當時副董翁翠君跳過總經理,直接對股票投資部劉姓主管下指令,要求他把避險用的期貨部位平倉,理由是萬一股市上漲、期貨空頭部位很不利。但內部幕僚強烈建議,「從歷史經驗顯示,全球股市一定會先大跌一段。」

風控長建議把期貨全部改成元大台灣50反1

這時候,時任風控長的林大鈞提出建議,「全部改用反向ETF」取代。

為何風控長會這樣建議?法人表示,這是因為風控長的KPI就是維持「資本適足率」,由於三商人壽的資本適足率一向在及格邊緣,考量到資本適足率,期貨部位會被視為降低資本適足率,如果換成ETF,就成了資產項目。

而「元大台灣50反1」算是股票,除非處份不然就算價格跌破當時買入成本很多只要掛在帳上就不算實現虧損,不會造成資本適足率不足的問題。

至於三商人壽為何要這麼重視資本適足率?因為「資本適足率」水位一直是台灣規模較小的保險公司非常敏感的議題,如果不足,金管會就會來要求增資,這對三商人壽的管理階層來說,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

股市大漲卻一路買元大台灣50反1,形同一路放空台積電

前三商人壽主管透露,風控長林大鈞是三商人壽老臣,深得翁翠君信任,但從副董決定改買元大台灣50反1,到董事會決策通過,已經有一段時間上的落差。

當時台股從1萬1千點下跌到最低8523點之間,三商就在台股8千5百點附近大幅買進元大台灣50反1,幾乎達數十億元的部位。

知情人士透露,當台股漲回9500點,三商又加碼了2、30億元的元大台灣50反1。「這形同這兩年台積電大漲,你卻一路放空台積電。」法人分析。

前後吃下190億元的反向ETF,最高一度虧損百億

就在2020年3月三商人壽首次大買台灣50反1之後,投資長陸文傑離職,風控長林大鈞轉任投資長,那麼到底2020全年三商買了多少元大台灣50反1?第4季首次在資產負債表中首次揭露(因為持股額首次超過金融資產的5%),持有成本是190億元、持股188萬張,反推平均每股持股成本10.1元。

到了2020年最後一天元大台灣50反1收盤價是6.96元,帳上價值剩下130.9億元,等於虧了60億元,已經有31%的未實現損失。

根據消息人士指出,其實台股漲到1萬2千點時,三商人壽持有的元大台灣50反1帳上未實現虧損高達50億元,隨著台股一路大漲到1萬8千點,三商人壽帳上持有的元大台灣50反1還一度創下100億元的未實現虧損紀錄。

風控長接下投資長大位,獨立成立ETF操作部門

除了把期貨部位全部換成元大台灣50反1,根據前高層的說法,就在林大鈞接下投資長後,三商人壽在投資部門以外又另外成立一個ETF部門,叫做「被動操作部門」,並且是直接向發行商元大證券下單買進台灣50反1,這種初級市場單的手續費更便宜,然而此部門成立後也導致原來權益投資部本部長劉姓主管進入休假狀態,最後在2021年離職。

消息人士指出,從風控長轉任投資長的林大鈞先後找來前群益投信、元大寶來投信的基金經理顏世龍來代理股票部門主管,又從富邦人壽找來張志華擔任經理,原來三商人壽投資部門的菁英,負責債券的主管、股票的主管,都在一兩年內陸續離職,另謀生路。

在林大鈞接任投資長後, 2021年三商人壽大減碼元大台灣50反1至少48萬張,年底財報上庫存139.8萬張,年底收盤價是5.1元,實際上三商可說是把元大台灣50反1買在高價,但是卻賣在最低價。

又踩俄羅斯債券雷,增資35億元第一季就賠光

除了元大台灣50反1被軋了八千多點,三商人壽還踩了另一個大地雷,那就是選擇投資俄羅斯債。

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根據財報,三商人壽持有的俄羅斯公債投資部位為55.6億元,由於俄羅斯債券降評的風險增加,三商人壽已在第一季提列預期損失約7.5億元,相當持有部位的13.5%。

台股在5月上旬後開始下跌,也許讓抱了一百多萬張元大台灣50反1的三商人壽減輕一些壓力,但其實在2020年犯下這個錯誤之後,三商人壽一直有機會校正這個問題。

但在專業經理人一個一個相繼離去之下,決策當局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會演變成今日局面,買了9百多元的國巨、在台股8500點的時候去放空以及買下俄羅斯債券,相信在這些問題徹底解決之前,增資再多次對三商人壽來說都是新增曝險的部位罷了。

三商美邦:公司股票操作都經過專業判斷

針對公司是否遭金管會金檢以及「外行領導內行」的決策導致投資失利,三商美邦人壽對於金管會是否正在金檢並沒有多做回應,僅表示,公司對於股票市場之操作,係由投資單位依專業及市場情況進行買賣操作的判斷標準及時機,董事長及副董事長之職權皆依據董事會核准之分層負責授權辦法執行,公司營運皆遵守內部授權相關辦法並依循法令規範辦理。

其次,董事長及副董事長辭任是因其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順應全經理人經營趨勢,決定將公司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媒體已報導金管會澄清請辭一事為大股東自主決定,與投資問題無關。公司目前營運正常,保戶權益不受影響,對於專業經理人之延攬亦依計畫進行中。

另外,目前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起發展至今尚未落幕,俄烏戰爭開打至今也未見明朗,聯準會緊縮政策及高通膨等因素都對股債市產生劇烈波動影響,公司投資單位持續監控市場表現以及調整公司整體投資策略,務求使不確定之波動風險控制在公司可以承擔的風險範圍內。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