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措施!恐嚴重影響歐洲汽車業 民調:支持對美國採取報復手段

全球經濟

美國白宮發言人卡羅琳·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美東時間4月1日表示,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今(2)日正式宣布「解放日」關稅措施,且該政策在宣布後將立即生效,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綜合外媒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目前正考慮第三種關稅方案,其稅率可能低於原本提出的20%普遍關稅。衛報引述國際網路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YouGov民調顯示,大多數西歐人支持歐洲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川普今年2月宣布對所有運往美國的外國鋼鐵和鋁產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包括來自歐盟的產品;3月又宣布對境外生產的汽車徵收25%的新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預計這項措施將嚴重影響歐洲汽車業。

徵收20%的普遍關稅,引起產業及勞工反對

川普近期多次表示,美國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中遭受各國「敲詐」和「不公平對待」,因此對等關稅勢在必行。他宣布將4月2日定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表示美國在施行新政策時將「非常友善」且「相對仁慈」。

儘管如此,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正考慮另一種方案,即對部分國家徵收全面關稅,但稅率可能低於先前提出的20%普遍稅率。在第三方案形成前,川普政府原本考慮徵收20%的普遍關稅,但該提案已遭到部分產業和勞工團體的激烈反對。

同時,部分共和黨參議員也對該政策表達保留意見,表示若政府強行推動,他們或將支持民主黨提出的決議案,以挑戰川普援引緊急關稅權力。該決議案預計在周三進行唱名表決。李威特補充說,川普已於4月1日與其貿易團隊會面,最終確認對等關稅計畫,旨在重新塑造美國與各貿易夥伴的互動模式,確保雙邊經濟合作更為公平。

川普形容關稅是貿易失衡的「萬靈丹」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政府預計新的關稅將為政府帶來超過6兆美元的稅收收入,並計劃以退稅的形式返還給美國人。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企業財務主管近日調查預計,該項關稅措施將在今年推高價格,同時影響企業招募意願和經濟成長。

關稅一向是川普的愛用手段,他曾將關稅形容為解決美國與敵友之間,貿易失衡的「萬靈丹」,承諾對等關稅措施將阻止美國被「欺騙」,並且將開啟美國工業的「新黃金時代」。

但批評人士認為,由於進口商將轉嫁成本,美國消費者不僅會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也可能增加國內外嚴重經濟衰退的風險。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University Budget Lab)稱,美國政府若在已徵收關稅的基礎上,再加徵20%的關稅,將使美國普通家庭平均支出增加至少3400美元。

也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部分原因是川普混亂的經濟政策制定方式造成的不確定性。多個企業和家庭調查顯示,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下降,擔心川普的關稅將導致通膨再次抬頭。

歐盟:有必要時,會使用強力因應計劃

在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措施前,而最有可能成為目標的國家已呼籲進行談判,但也表態「已經準備好採取報復措施」不過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對等關稅措施在週三出台後會「立即」生效——排除了與其他國家談判並延遲生效的可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週二表示,她希望避免貿易戰,但布魯塞爾已有「強而有力的計劃」來應對華盛頓徵收的任何關稅。

馮德萊恩告訴歐洲議會:「我們的目標是透過談判解決問題。但當然,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會保護我們的利益、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公司。」她也強調歐洲並沒有挑起這場對抗,「我們不想......但如果有必要,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報復計劃,我們會使用它。」

70%左右的民眾,支持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

近期多次成為美國關稅打擊目標的加拿大總理卡尼也說:「我們將非常慎重地採取措施,為加拿大而戰。」越南週二則宣佈,將削減一系列商品的關稅,以安撫川普;中國早前已多次警告華盛頓,若繼續徵收關稅,北京將予以報復。

YouGov在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典和英國進行民調發現,如果美國繼續加徵關稅,絕大多數人支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支持率從義大利的56%到丹麥的79%不等。

德國和法國有68%的民眾,支持歐洲對美國採取報復措施,其中75%的德國人認為美國現有的關稅已經損害他們的經濟。受訪的6個歐盟國中,60%的丹麥人和76%的西班牙人認為美國關稅對歐洲經濟有負面影響。74%德國人和68%法國人持相同看法。

股價市場受影響,中國是重要角色

《Investing.com》報導,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在週二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各行業面臨的關稅壓力將可能抑制經濟需求並推高物價,這可能會導致企業高管暫緩包括AI項目在內的各項支出。Ives表示,這項政策可能會改變AI投資的短期增長趨勢,雖然長期影響有限,但目前股市的波動正反映出這種市場擔憂。

中國在這項政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Ives指出,亞洲是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而中國在其中佔據重要製造地位。即便僅將10%的供應鏈從亞洲遷至美國,也需要數千億美元和數年時間。如果中國採取強硬反制措施,可能衝擊NVIDIA的硬體供應鏈,並促使中國消費者轉向國產商品,進而影響蘋果和特斯拉等品牌。

過去兩個月,蘋果、NVIDIA和特斯拉的股價與Wedbush設定的目標價(分別為325美元、175美元和550美元)持續背離,顯示出市場對這些科技巨頭的信心受到了影響。

美股周二收盤,特斯拉漲3.59%漲,谷歌(GOOGLE)上漲1.57%,輝達、Meta和微軟均有近2%的漲幅,亞馬遜上漲1%,蘋果小幅上漲0.48%。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