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關鍵字搜尋 - "中研院"

洞悉釋憲!揭開大法官神秘又充滿包袱的工作幕後政府機關

紅領黑袍背後的使命說到大法官,你會想到什麼?是紅領黑袍的肅穆模樣?還是 15 ...

總預算大戰》黃國昌一身恩怨難協商? 大刀一揮中研院3000約聘助理先倒地政治

總預算審查卡在年關前動彈不得,眼見立法院休會在即,看到藍白提出的預算刪減協商版本

四大變數牽動明年經濟成長 中研院預測2025經濟成長率為3.1% 總體經濟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於明年1月上任,全球經濟形勢進一步複雜化。中央研究院於12月

中研院、中油聯手啟動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台泥也在台東推動地熱發電能源政策

中央研究院突破傳統地質測量與探勘的技術限制,結合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的鑽井技術...

佈局下一世代科技產業 賴清德在無人機、AI之外也提倡「量子」政治

繼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推動與倡導後,總統賴清德昨(15)日出席中研院南

中經院新院長》專精台灣健保制度 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將接任財經智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今年5月20日借調期滿歸建中研院後,由副院長王健全代理院

5大機構預測2024台灣GDP皆「保三」 美、中兩國依舊為台灣經濟關鍵總體經濟

隨著2024即將到來,國內各大主要機構也陸續發布對於明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測及看法,

中研院、台電合作研發「去碳燃氫發電機」 年底力拚興達電廠混氫發電再生能源

邁向2050淨零排放,中央研究院與台灣電力公司今(14)日於樹林台電綜合研「去碳

不容忽視的隱藏公害!噪音地圖帶你看見都市的聲音危機科學

憂鬱、失眠、高血壓,可能是噪音惹的禍!車輛呼嘯而過的引擎聲令人心驚膽戰,公園此起

「再生醫療」可納商保?吳全峰:病人恐看得到吃不到...還讓醫師捲入醫療糾紛醫療政策

今年2月16日行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草案,衛福部宣示力拚在本會期完成立法。然

高教界有「三低」困境 台灣科研領域正面臨人才斷層危機教育議題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導致大量高教招生缺額,但長期以來大學教師待遇偏低,未來可能不

台版ChatGPT來了!聯發科、中研院、國教院低調開發 宣布完成AI語言生成模型人工智慧

ChatGPT很紅,台版全球首款千億參數級繁體中文AI語言生成模型也開放下載。

中研院士朱雲漢67歲直腸癌逝》醫提醒:無症狀者50歲後每2年仍應做1次「這個檢查」醫療保健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於昨(5)日因直腸癌離世,享壽67歲。朱雲漢於

陳建仁卸任禮遇、中研院職務成朝野攻防焦點 王鴻薇出招修法喊砍半政治

行政院長陳建仁以借調方式接任閣揆,保留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職位以及49萬元的終身月俸

人物專訪1》台灣從新冠疫情學到什麼?何美鄉:血清抗體若繼續做 就能知道何時要開放新冠疫情

2019年12月1日COVID-19(新冠肺炎)首度在中國武漢被發現,隨後在20

美中台從「三角形」變「針尖」 朱敬一斷言:蘇起「一條尾巴搖兩條狗」的時代過去了國際

美、中國兩強爭霸,從經濟衝突走向科技衝突。中研院院士、前駐WTO常任代表朱敬一2

選戰最後一周特聘研究員變超級助選員?中研院:陳建仁都有請假沒違規政治

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前副總統陳建仁也沒閒著到處幫忙輔選,不過,他還有中研院特聘

臺灣整體空氣品質有變好 但還需要解決臭氧這個隱藏角色空汙議題

有變好,但還遠遠不夠好空氣雖然平常摸不到也看不到,但是它大大影響我們的生存空間,

空污在哪裡? 科學家化身污染物偵探 把它們通通收進排放清冊!環境議題

空氣污染的來源管制與儀器監測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存的三大要素,而空氣品質在工業快速

諾貝爾生醫獎出爐》帕博揭史前基因奧秘...還找到帶「這些序列」恐增加新冠感染風險醫療科技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於台灣時間3日傍晚5點半出爐,由67歲瑞典遺傳生物學家斯

你今天吃蛋了嗎?回到鴨蛋風行年代,揭開雞蛋崛起之謎!時事

從鴨蛋到雞蛋的飲食轉變之謎,你今天吃蛋了嗎?

為什麼拍到銀河系中心黑洞很重要? 如何看見黑洞?黑洞 QA 大集結!天文

用有限資源完成不可能任務2022 年 5 月 12 日是個大日子,這天人類終於獲

人物專訪2》只要病毒存在 中國想清零就會越來越難 陳培哲:台灣最快5月中達疫情高峰人物專訪

新冠肺炎(COVID-19)延燒至今已2年多,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各國已逐漸從「

人物專訪1》人類如何與史上第5個冠狀病毒相處?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新冠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新冠疫情

造成全球超過5.1億人感染、逾624萬人死亡的新冠肺炎(COVID19),在2...

老派「氣口」之必要!臺語歌的悲涼唱腔如何煉成?人文

臺語歌曲,臺灣命運的寫照「愛拚啊才~會~贏~~~」人們熟悉的〈酒後的心聲〉、〈舞

只有亞洲愛補習?哪一類型學生更常去補習?跨國研究大揭秘教育

課後補習的跨國研究根據教育部每 4 年更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課外補習費持續攀高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值得期待嗎?施信如:還有3大困難需克服新冠疫苗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國也極力對抗變種病毒,並積極研發次世代疫苗。中研院1

境外+20》Omicron一夜驗出11例 全台累計27例 主要來自歐美非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移入確定病例;

境外+11》指揮中心:24日起開放疫苗全廠牌混打...18歲以上、間隔滿5個月者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移入確定病例;

桃園防疫旅館爆本土群聚》邊境管制真能鬆綁?專家:應回到「居家檢疫」新冠疫情

中研院P3實驗室染疫事件上為平息,防疫旅館又爆發群聚感染案事件!針對桃園防疫旅館

中研院實驗室染疫案延燒》陳培哲:一年建好P3硬體設備...趕鴨子上架新冠疫情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事件延燒,指揮中心持續擴大採檢,對此

死亡+1、境外+7》指揮中心:確診死亡個案50多歲有糖尿病史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

P3實驗室染疫案延燒》同業嘆「中研院螺絲很鬆...」強調女助理通報無越級問題新冠疫情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一事持續延燒,除了擴大篩檢外,也引起

境外+10》中研院P3檢驗均陰性 陳時中:春節專案首日逾半數選「7+7+7」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

P3實驗室女研究助理染疫 掀中研院通報「斷鏈」 、多人違反SOP新冠疫情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最高等級的P3實驗室前研究助理染疫案,不只是台灣隔一個多月又

境外+5均為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12∕14-27全國維持二級警戒疫情前線

12月14日至12月27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被Alpha老鼠咬卻得Delta?中研院女研究員確診...是實驗室SOP還是人員出問題新冠疫情

國內疫情維持了一個多月的零本土個案,疫情控制穩定,不料昨(9)日卻爆出,中研院基

境外+19均為Delta》中研院實驗室女確診 指揮中心:即起開放全民滿5個月施打第3劑疫苗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

現場直擊》確診中研院女足跡橫跨雙北 匡列近百名實驗室員工篩檢新冠疫情

中研院一名女性研究員昨確診新冠肺炎,判定感染Delta病毒株,致使連續35天的本

本土+1》中研院P3實驗室女研究員染疫...被老鼠咬?指揮中心這樣回應疫情前線

中研院P3等級實驗室今(9)日一名20多歲工作人員染疫,初判感染Delta變異株

聯亞抗議未過EUA...申訴改以Delta測試》政治操作為高端護航?醫:早有預感聯亞不會過新冠疫苗

聯亞新冠肺炎疫苗(UB-612 COVID-19 Vaccine)未通過緊急使用

一代史學家余英時逝世 勇於論政卻不參政 永遠站在民主價值這一邊人物

中國思想史學者余英時於8月1日在美國去世,享耆壽91歲,中央研究院稱他為「全球極

篩檢、疫苗、藥物...台灣防疫夠科學嗎?台大醫:串聯「這些資訊」才有望降低致死率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持續趨緩,全國病例大致落在20到30多例間徘徊,且連續3週Rt值(有效再

高端、莫德納系出同門?中研院士陳培哲: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是二期做完就給EUA新冠疫苗

國內新冠疫情居高不下,目前全台也累計破萬例本土病例,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今(7)日宣

日本首例英國病毒株再變異 專家解析:打疫苗對變種病毒效力評比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從2019年爆發至今,已出現多種變異病毒株,且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疫情肆虐

衛福部、科技部、經濟部失職 指揮中心至今未徵用中研院、國衛院PCR檢測設備防疫前線

台灣本土疫情連續爆發,檢驗量能趕不上篩檢的人數,不僅出現「校正回歸」怪象,也出現

COVID19 抗疫作戰的關鍵少數──開箱中研院P3實驗室!防疫前線

中研院 P3 實驗室新冠病毒肆虐,防疫工作首重消滅、隔絕病毒,中研院在廖俊智院長

抗新冠不只有疫苗!中研院找出「5款潛力藥物」...染疫初期能降病毒量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感染人數已超過1億人、並造成220多萬人死亡,全球防疫都進入

各國驚爆新冠病毒變種!中研院持續追蹤病毒變異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足跡遍布全球,在傳播過程中一再出現新的突變種

美國確定變天?川普幻想翻盤?中研院集思廣益幫台灣找出路國際政治

針對美國大選情勢,總統府所屬中央研究院今(12)日盛大召開「美國大選選後論壇」研

美國大選》不論誰入主白宮 台灣都要相信自己 因為有實力就有角色兩岸國際

美國總統選舉自11月3日展開,經過2天的投開票至今仍懸而未決,甚至確定要進入法律

努力時...不要想自己是女性!水稻教母余淑美職人

2012 年當選第 29 屆中研院院士的余淑美,以水稻基因研究享譽國際,成就包括

僅剩8人未解隔離》全台5單位拚年底臨床 國衛院院長指台灣疫苗研發有這一大挑戰武漢肺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確診累計維持443例,已經連

人物》卸任前講內心話 陳建仁:政治比學術研究來得困難、複雜多了政治人物

副總統陳建仁520卸任,將回到中研院繼續從事他熱愛的研究工作,形同放棄了領取卸任

新冠病毒已演化6大病毒株 變異越大致死率越高?張上淳:兩個因素影響死亡率武漢肺炎

又+0!台灣已連續4天出現零確診,且連續17天沒有出現本土案例。不少民眾都關心五

國衛院領軍建「資源平台」已收集74個血液檢體、20件快篩疫苗藥物武漢肺炎

截至昨日累計11天零本土案例的情況,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例

台灣研發疫苗速度超過世界級 AIT宣布美台防疫合作共抗武漢肺炎武漢肺炎

台灣防制武漢肺炎作為,受到國際矚目與讚賞,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表示,將運用反恐追蹤

中國未搶功中研院快篩研發 假新聞究竟是中國製還是台灣製?政治

社群平台、影音平台在3月8日上傳中國代表於WHO發言,表示「台灣研發成功快篩,中

台灣不要再被誤認為中國 立委關注非修憲的「正名」政治議題

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延燒,不只掀起反中情緒,也讓台人在海外若被誤認為

浩鼎案獲判無罪 除了翁啟惠開心 還有這兩檔股票收紅慶祝...生技產業

士林地方法院28日早上宣判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收賄案無罪,浩鼎股價聞聲起漲,中研...

豬隊友?民進黨不分區食安立委想刪前瞻空氣盒子預算空污議題

你知道今天的空氣品質如何嗎?由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伶志帶領團隊開發「空氣

想知道「瘴病」的歷史?先陪蘇東坡一起吃檳榔!書摘

隱含在醫療行為和論述背後的權力關係、知識流動,都是醫療史關注的焦點。「微觀」的

緬懷台灣財經國師胡勝正 蔡英文、彭淮南:台灣的損失焦點人物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本月10日過世,享壽78歲,今日舉辦公祭。

他跟張忠謀學溝通 扭轉半導體規則產業動態

他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技術路徑,讓老大哥英特爾(Intel)及設備商艾斯摩爾(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又被踢爆選校長時未揭露在中國兼課台大校長

備受爭議的台大校長候任人管中閔16日被媒體報導,長期在中國兼課,兼課期間包括他...

管中閔台大校長、龍應台政大校長遴選委員 學界成馬前閣員中繼站?教育議題

台大校長最終人選終於塵埃落定,在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台大前文學院院長陳弱水、

台大新任校長首戰落幕 前文學院長陳弱水得票累計最快教育議題

台大今日(23日)舉行臨時校務會議,最終共有周美吟、陳弱水、陳銘憲、現台大副校...

服務業創新》王平:台灣薪資凍漲20年原因其實是產業轉型失敗!服務業創新

台灣薪資凍漲20年,優秀人才紛紛往國外跑,原因究竟是什麼?

法律、環評、赤色恐怖三大黑手阻經濟 中研院士集體發聲提建言 產業趨勢

­繼2014年之後,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研院再次針對台灣經濟問題集體發聲。

稅改》中研院士王平:勞力所得少課 「坐享其成」的應多課一些稅改

此次稅改號稱全民受惠,曾主導中研院《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的中研院士王平怎麼看?

­兩重量級中研院院士提藥方 服務業創新才是台灣下一個機會新創產業

中研院院士王平及謝長泰認為,台灣產業的下一個機會在於服務業的提升和創新。

中研院提「研究誠信提升」 解決論文造假兩大問題學術詐欺

­台大校長楊泮池雖然已經於23日的臨時校務會議上,確認不再續任,不過多位學者包括

學者怒 楊泮池、郭明良過去申請上億研究經費應追回學術詐欺

台大學術造假風波持續延燒,遭處罰最重的台大教授張正琪也找立委陳宜民合開記者會,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