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關鍵字搜尋 - "農委會"

當一根香蕉比一碗魯肉飯還貴,農委會叫大家不要吃香蕉改吃柑橘類,但是漲價不是香蕉而已,柳丁的價格也比去年漲了2成以上。

年底農委會新制上路,蛋商只能使用一次性包材,引發民眾議論。不過未來消費者仍能自行選購散裝蛋,也可以使用紙袋包裝。

陳吉仲為了核災食品站到第一線擋子彈,管理「食品進口」的食藥署長姜郁美竟然變「配角」,蔡政府團隊運作到底出了什麼大問題?

高麗菜價暴漲暴跌惡性循環已多年,農委會總是事後補救甚於事前預防,甚至提出送菜給菲律賓的對策。

核災食品有什麼爭議,在藍營鬧場、綠營想要快速舉辦公聽會過關的態勢之下,又再度被政府漠視。

工程會公布現今列管的109個蚊子館,行政院長林全裁示農委會漁業署負責的漁港,將作為首要活化的目標,並且要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

食材檢驗報告的結果代表的是信任與安心,幾乎不會懷疑檢驗報告的可信度。但是校園午餐委託檢驗業者的專業認證標準不一,真的能做到「十倍檢驗十倍安心」嗎?

一家五百多位員工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不僅掌控雲林主要蔬果來源、及大台北蔬果貨源,無形中也牽動著上萬個雲林農民的生計。

面對民怨四起的菜價,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都是連續颱風惹的禍!」但實情真是這樣?

受颱風影響,9月份消費者物價漲幅已食物類最高,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卻一直到今日才開會,被批評是殭屍。
在人口結構變化下,銀髮食品深具發展潛力,有助於擴大本土農產食材應用廣度。

在傳統市場看到一顆高麗菜 180元、一把青蔥50元,都會因為颱風未到、菜價先漲而「荷包有感」

由政府主導成立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真的能夠整合各方傳統勢力?是否會與民爭利?

日本靠獨立的食安專責機構重建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實務經驗可作為台灣食安治理借鏡。

從105年9月1日起,學校午餐使用的生鮮農產品食材和供應商都將由農委會負責安全把關,積極推動食材登錄及驗收作業。

8月中旬有3匹幫忙製造蛇毒血清的馬退役,竟被賣到台南的馬場,未來可能作展演,觀光之用,被批假退休。

今年中國訂單幾乎寥寥可數,雖然少了外銷收入,但以麻豆文旦品質,只要果農們在行銷上多加把勁,一樣能得到預期的回報。

台肥轉投資14家事業,4家百分百持股,2家超過50%;全國農業金庫轉投資的農金保險經紀人公司,持股百分之百。層層轉投資,孫公司卻沒有受政府監督,金額約有52億元。

國際間,對基改產品流通有不少約束,台灣目前仍未開放基改植物種植,但對基改食品及原料都已明定法規需要清楚標示,讓民眾有知的權利。

農委會推動傳統領域採集植物合法化,傳統領域調查將於11月開始,相關原住民政策是否能順利進行?

農委會目標是追溯系統在2017年上半年就可以普及到市場通路的50%以上。

農委會統計,受尼伯特颱風強風豪雨影響,全台農業損失估計為 11 億 4,976 萬元,其中以台東縣損失 8 億 4,051 萬元最高。

農委會與日本靜岡縣簽意向書,日本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吃得到台灣香蕉。

農業科技會大幅降低土地的成本,到最後人力將成最高成本的生產要素,農業人口斷層問題也將漸漸改善。

美豬議題爭議不斷,牽連台豬也食不安心。
香蕉種植受限於產業規模萎縮,多走小農路線,但小農小地就無法好好經營發展嗎?

香蕉價格跟股票行情一樣,每天高高低低的,平民水果如今價格居高不下,竟然都是因為菲律賓。

農委會旗下財團法人數量龐大,卻無法解決菜價飆升的農業問題,且「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董事名單有陳烱松、詹春柏、盧秀燕,「維謙基金會」有宋楚瑜、魏志中、李鴻源、李鴻鈞,難道是國民黨、親民黨基金會?